每一个国家的节假日都是不一样的,各国人们对节日的态度也都是有所区别的,但其对待方式都是以庆祝为主。节假日上班是有三倍工资的,那么,大家清楚节假日三倍工资怎么算的?古代有节假日吗?接下来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相关信息,请大家参阅。
节假日三倍工资怎么算的
节假日三倍工资是按照劳动者日常工资的三倍来进行计算的。劳动者在法定节假日加班的,用人单位应向其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三百的加班费用,该费用包括日常工资在内。根据《劳动法》以及劳动部《工资支付暂行规定》的相关内容规定,“(三)用人单位依法安排劳动者在法定休假节日工作的,按照不低于劳动合同规定的劳动者本人日或小时工资标准的300%支付劳动者工资。”
劳动合同规定的工资标准,是指劳动合同规定的劳动者本人所在的岗位(职位)相对应的工资标准。劳动合同没有约定的,按照集体合同规定计算。劳动合同与集体合同均没有约定的,按照本人正常工作期间实际工资标准计算。
法定休假日安排工作工资标准为:日加班工资=月工资÷21.75×300%;小时工资=月工资÷21.75÷8×300%。
古代有节假日吗
古代有节假日。中国节假日制度的起源,也是由来已久,当然,在古代节假日是相对于官员而言的,平民老百姓没有节假日一说,最多逢年过节多啃一个窝窝头,只有在皇帝登基这种普天同庆的日子里才能晒晒午后的太阳。
据史料《请吴王观书启》记载:“孔子假期玩年,至于韦编”,可见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已经有根据了,连大圣贤孔子都要享受一下假期的体验。不过此时还没有具体约束节假日的形式,也没有相关法律的出台。
到了汉朝,就有相关文献《汉书注》记载汉朝官员具体的休假,为“五日一休”或者说“五天一沐”,古代没有周末的概念,所以五日一沐是真正意义上的节假日,这个沐显而易见是洗澡的意思,就是说你每上五天班就给你放一天假洗澡,这个假最主要的目的是洗澡,当然你不爱洗澡想干点其他事也别人管你。
大家不要觉得官员脏,老百姓更惨,可能个把月才能洗一次,当时的设施条件就那样,也没有自来水,平时的水资源也只能供你每天洗个脸洗个脚。这样看来,汉朝五天一休虽然比不上现代的双休日,但也算是不错了,而且偶尔还有个腊八冬至放一放假。
别看汉朝舒服,唐朝更舒服,唐朝甚至是中国古代假期最多的朝代之一。汉朝为五天一休,唐朝是十天一休,有人会问,这不是变少了吗,十天才放一次,其实不然,唐朝在正道上比不上汉朝,但是他补贴多啊,传统节日春节,中秋,清明少说放个三天,多的就是七天,有人说春节放七天也不多啊,别忙,唐朝冬至也放七天,当今社会可一天都没有放。
关于节日的古诗
1、清明
唐代: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译文:江南清明时节细雨纷纷飘洒,路上羁旅行人个个落魄断魂。借问当地之人何处买酒浇愁?牧童笑而不答遥指杏花山村。
2、乞巧
唐代:林杰
七夕今宵看碧霄,牵牛织女渡河桥。
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
译文:七夕晚上,望着碧蓝的天空,就好像看见隔着“天河”的牛郎织女在鹊桥上相会。家家户户都在一边观赏秋月,一边乞巧(对月穿针),穿过的红线都有几万条了。
3、生查子·元夕
宋代:欧阳修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
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
译文:去年正月十五元宵节,花市灯光像白天一样雪亮。月儿升起在柳树梢头,他约我黄昏以后同叙衷肠。今年正月十五元宵节,月光与灯光同去年一样。再也看不到去年的情人,泪珠儿不觉湿透衣裳。
4、元日
宋代: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译文:阵阵轰鸣的爆竹声中,旧的一年已经过去;和暖的春风吹来了新年,人们欢乐地畅饮着新酿的屠苏酒。初升的太阳照耀着千家万户,他们都忙着把旧的桃符取下,换上新的桃符。
5、端午
唐代:李隆基
端午临中夏,时清日复长。
盐梅已佐鼎,曲糵且传觞。
事古人留迹,年深缕积长。
当轩知槿茂,向水觉芦香。
亿兆同归寿,群公共保昌。
忠贞如不替,贻厥后昆芳。
译文:端午节的时候,已经接近夏天的中间了,白天的时间渐渐变长了。盐和梅己经在鼎里增添味道,美酒也在杯中倾倒。这是古人就留下的习俗,到现在已经很多年了。
靠着栏杆方知木槿长得茂盛,对着水才发觉芦草真的很芳香。天下百姓生活幸福长久,各位大臣共保国家昌盛。大家对国家的忠贞如果能始终如一,这种美德一定也会在后世子孙中传扬。
上一篇:身份证丢了不挂失会有什么后果?身份证数字分别代表什么意思?
下一篇:最后一页
凡本网注明“XXX(非现代青年网)提供”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其真实性负责。
原标题:北京广播电视台官宣赵丽颖为春晚代言人北京日报客户端记者邱伟1月9日,北京广播电视台春晚正式官宣赵丽颖为2023年春晚代言人。虽然是
2023-01-09 15:55
原标题:靠着轻喜励志氛围挽回观众北京晚报记者邱伟由靳东、宋佳、田雨、杨玏主演的《纵有疾风起》正在北京卫视、江苏卫视播出,开播之后就引
2023-01-09 15:42
原标题:书香贺岁开卷迎春墨香四溢年味十足(引题)图书大厦春节惠民力度大(主题)北京晚报讯(记者路艳霞)临近春节,看书购书囤书成为京城
2023-01-09 15:47
原标题:五部大戏融合艺术市集,剧后沙龙活动精彩不断(引题)首个剧场戏剧节拓展首都舞台边界(主题)北京日报记者李俐北京日报记者方非摄“
2023-01-09 15:56
原标题:复工复演(引题)国家大剧院管弦乐团奏响“布三”(主题)北京日报讯(记者高倩)经历了疫情的波折,当下的演出市场正在全力复苏。1月
2023-01-09 15:36
原标题:《故宫》个性化服务专用邮票首发故宫邮局落户紫禁城今天(9日)故宫邮局成立揭牌,同时首发《故宫》个性化服务专用邮票。故宫邮局设立
2023-01-09 14:52
原标题:《中国奇谭》获口碑高分(引题)传统美学的国产动画回来了(主题)记者宋说近日上线的中式奇幻动画短片集《中国奇谭》,以独辟蹊径的
2023-01-09 14:53
原标题:青春舞步唤醒申城舞台盎然春意(主题)多台舞蹈作品将于本月中旬陆续亮相(副题)文汇报记者宣晶“青绿腰”优雅唯美、“仙女纱”袅娜
2023-01-09 14:33
原标题:七部电影定档兔年大年初一(引题)中国电影复苏待春天(主题)新民晚报记者孙佳音当中国电影年度票房,在2022年最后一天迈过300亿元关
2023-01-09 14:39
原标题:墨香四溢年味足线上线下“惠”书友(引题)京城读者“书香贺岁开卷迎春”(主题)昨日,“书香贺岁开卷迎春”北京图书大厦寒假春节活
2023-01-09 14:32
原标题:辽宁:推进文旅深度融合展现新气象新面貌中新网沈阳1月8日电(记者韩宏)记者8日从2023年辽宁省文化和旅游局长会议上获悉,辽宁推进文化
2023-01-09 13:35
原标题:电影《无名》发布预告今晚报讯(记者丁晓晨)近日,电影《无名》发布预告,揭开了片中角色的神秘面纱。《无名》由程耳执导并编剧,梁
2023-01-09 13:48
原标题:159件周代晋国文物珍品亮相辽宁省博物馆中新网沈阳1月8日电(记者韩宏)由辽宁省博物馆与山西博物院共同举办的“晋国六百年”展8日开展
2023-01-09 13:33
原标题:聆听古琴韵律“箫声琴韵”琴箫合奏音乐会在天津举办中新网天津1月8日电(王在御)7日晚,“箫声琴韵”琴箫合奏音乐会在天津“声色”剧场
2023-01-09 13:46
原标题:李宇春新歌“周末愉快”发布今晚报讯(记者高爽)近日,李宇春发布新歌《周末愉快》,歌曲节奏欢快,用充满摇滚气质的舞曲风格和诙谐
2023-01-09 13:45
原标题:安阳八里庄遗址最新考古发现发布人民日报海外版电(刘瑞朝)受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委托,2022年4月,安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在安阳市文
2023-01-09 11:43
原标题:云端上的文化盛宴(主题)——第五届山西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走笔(副题)光明日报记者李建斌陶寺遗址的千年积淀、天龙山佛首的前世今
2023-01-09 10:41
原标题:系统梳理汉服历史和传统汉服款式(引题)看汉服数千年变化(主题)近日,曹喆所著的《汉服》正式出版。古人认为汉服起于黄帝,现在普
2023-01-09 10:52
原标题:“用这种独特的语言写东西很上瘾”(引题)冯骥才再出《俗世奇人4》(主题)广州日报讯(全媒体记者吴波)近日,冯骥才创作的短篇小说
2023-01-09 10:39
原标题:灵感来自动画电影《你的名字》(引题)《我们生活在南京》出版 (主题)广州日报讯(全媒体记者孙珺)在网络文学作家中,就有这样一
2023-01-09 10:56
原标题:名家齐聚北京新年音乐会人民日报海外版记者郑娜2022年12月31日晚,国家大剧院音乐厅内花团锦簇,气氛温暖热烈,在2023到来之际,北京
2023-01-09 10:33
原标题:怎么把真人照片画成二次元人物?为何会“翻车”将猫狗画成人?(引题)AI绘画的“小秘密”都在这一篇文章里(主题)科技日报记者金凤
2023-01-09 09:53
原标题:豆瓣9 6分!这次是上美影联手B站的《中国奇谭》羊城晚报记者王莉由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和哔哩哔哩联合出品的系列动画短片集《中国奇谭
2023-01-09 09:42
原标题:“闽台艺术展”在中国国家博物馆亮相(引题)400余件艺术作品诠释“两岸一家亲”(主题)北京青年报讯(记者 崔毅飞)昨天上午,“源
2023-01-09 09:54
原标题:继《只此青绿》后又一舞蹈诗剧形式力作预计今年与观众见面(引题)《东坡》:用舞蹈语言展现传统美学和思想(主题)文 北京青年报记者
2023-01-09 09:45